检测到您当前使用浏览器版本过于老旧,会导致无法正常浏览网站;请您使用电脑里的其他浏览器如:360、QQ、搜狗浏览器的极速模式浏览,或者使用谷歌、火狐等浏览器。
邬昀瑾,统计与大数据研究院2023级应用统计专业硕士生。就读期间曾获学习优秀一等奖学金、统计与大数据研究院优秀毕业生、中国人民大学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奖励。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转眼间,硕士求学已到尾声。回首过往,两年时光倏然而逝,步履心迹历历在目。很荣幸在此以寥寥数语,纪念这段匆匆而珍贵的求学旅程。
启程
抱着对人民大学的向往,对研究院学术氛围的期待,在两年前的金秋九月,我充满热情地加入了人大统计与大数据研究院的大家庭。这里治学严谨,方向多元,学术氛围浓厚,老师们学术造诣深厚,待人亲和,同学们友善贴心,活泼热情。学习的过程虽然充满挑战,但也充满温暖和鼓励,成为我格外珍视的一段时光。
引航
在人大求学的两年中,我有幸加入严兴老师的课题组,这成为我学术道路上极为关键的一步,也深刻影响了我的个人成长。在严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系统学习了深度集成学习、神经正切核理论以及集成优化路径等相关方向的前沿内容,逐步提升了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问题意识与科研表达水平。
严老师治学严谨、为人真诚,总能在我感到迷茫或遇到瓶颈时,给予清晰的思路引导,耐心的支持和包容。老师看待问题总是更长远,始终尊重并鼓励我提出的每一个想法,辅以理性而周到的建议与指导,使我在科研道路上更加坚定、自信,逐渐实现内在的自洽与成长。
同时,我也有幸与杨松山老师合作,杨老师在科研启蒙和申请过程中都给予了我很大的支持,让我在实践中逐渐了解到高维特征选择的相关知识,拓展了我的学术视野。
此外,我也有幸结识了真诚友善、学术扎实的师兄师姐。在日常交流与讨论中,他们不仅给予我许多经验与建议,也激发了我在不同研究问题上的兴趣和探索。这段科研经历,不仅让我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知识框架,也让我更加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与研究兴趣。
磨砺
入学后,我有幸当选为班长,这份信任与责任让我时刻提醒自己如何更好地传达信息、协调沟通,及时回应同学们的需求,搭建起师生之间高效流畅的沟通桥梁,营造便捷、温暖的学习氛围。非常感谢同学们一直以来的理解与支持,这是我在学生工作中最重要的动力和信心来源。
同时,感谢学院老师们的信任,让我在这段宝贵的研究生时光中,长期担任学院学生助理,协助处理日常事务。在此过程中,我有幸结识了李倩老师、徐清田老师和郭菁老师。三位老师温和亲切、细致耐心,在忙碌事务中给予我充分包容与信任,让我能够在服务与自我成长之间找到良好平衡。丰富的学生工作经历也带给我许多关于问题处理与高效沟通的实践经验,让我在未来面对各种挑战时能够更加从容、冷静应对。
此外,也衷心感谢所有老师的悉心指导。老师们平易近人、教学认真,不仅帮助我们夯实专业基础,也在学业规划与人生选择上给予了细致入微的关怀与鼓励。这份支持与陪伴,为我在人大的求学生活增添了无数温暖与动力。
规划
入学之初,我便萌生了继续深造的想法。在与严兴老师的多次深入交流中,严老师不仅为我梳理了未来的学术路径,也为我明确了当前所需积累的能力与具体准备工作。在严老师的支持与指导下,我坚持定期阅读并汇报科研文献,积极反馈学习进度,逐步推进博士申请所需的各项材料与准备工作,按计划完成了整个申请流程,最终也收获了理想的结果。
这段过程中,我也得到了许多经验丰富的师兄师姐的帮助。他们在我迷茫或困惑的时候给予了我极大的支持与鼓励,让我一次次重拾信心,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当然,我深知自身尚有许多不足。理论知识的浅薄与实践经验的匮乏常常让我怀疑,自己是否具备足够的能力去承担科研工作的挑战,是否真的能够走稳这条路。我也曾因害怕落后、担心犯错而感到焦虑与迷茫。但在不断的尝试与调整中,我逐渐明白:真正有价值的并非从未出错,而是能从每一次偏差中总结经验,及时修正。能解决的问题终会成为积累,不能避免的困难往往也会成为最有说服力的成长注脚。正是这些过程中的不断修正与反思,构成了推动我前行的不竭动力。
与其反复怀疑自己,不如选择笃定前行。哪怕步伐缓慢,只要始终在路上,就终将走出属于自己的节奏与方向。遗憾或许无法避免,但愿未来的每一步都更加清醒、坚定,无问西东,无愧于心。
感恩
在人大的两年时光,点点滴滴中收获了很多感动。老师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师兄师姐们肺腑之言的经验,同学们一如既往的信任,好友们热热闹闹的陪伴,食堂阿姨结结实实的饭菜,都是人大留给我满满当当的温暖。很感谢学校与学院两年来的培养和托举,在这个兼具学术深度与人文温度的平台上,我们得以不断拓展边界,坚定方向,走得更稳、更远。能与这样一群可敬可爱的师长、朋友同行,是我最大的幸运。愿往后日子里,我们都能保持热爱,奔赴山海,长空万里,归途有风。